中風患者如何對抗病魔 走出新生命
前言:「谷宗元,2006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金牌得主」,您大概很難想像他身為一個中風病患還能活得如此積極、快樂,本文谷宗元分享他個人真實的經歷,希望作為其他人的借鑑。
第一次看到谷先生是在協會成立大會的當天,因距離會議時間還早,報到區仍然非常安靜。
不久,大門遠處走來一位身材微壯的中年男子,身體右側顯然很努力的在配合著左側的節奏,步態不穩但小心翼翼的向我們走來。
「我是谷宗元!」聲音清晰宏亮有如他看來結實的身材,我們微微一驚,立刻起身相迎這位從未謀面的貴賓,原來他就是以「濕式防濃煙救命護眼口罩」獲得2006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金牌得主,更難得的是他在中風後才研發完成這項產品,對一生喜愛研究的谷先生而言,中風後的創意變為實質產品其意義遠大於中風前的研發成果,因為他證實了「活著,就有機會」這句話,可做為中風病友的最佳註腳。
會訊的創刊號即將發行,谷先生爽朗的答應我們的邀稿,將陸續分享他在中風世界的首次探險。
六年前,一向平靜和樂的家庭生活,因為母親的突然中風而起了巨大的改變,五個月後,她老人家即離開了人世。
我一直百思不解,為什麼一生吃素向佛,甚至連外面的素食餐飲都很少吃的母親,身體硬朗,健康檢查報告也顯示正常,在為她慶祝八十壽誕時,我還笑著跟她說:「老媽!八十已過,現在目標一百!」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還不到一年她即因腦中風過世。
我心中裝滿了太多的疑問,而心中的無奈與不甘卻始終揮之不去,對母親的思念更不在話下。
諷刺的是,自己一生喜愛研究浸淫其中樂此不疲,卻絲毫幫不上也解決不了母親的病,心中一直在吶喊「不孝啊!」,也因此種下了我開始注意中風的各種訊息。
身體出現警訊 第一時間到醫院治療
2005年4月23日,在新竹市的小溪旁,與朋友邊賞魚邊閒聊的我,突然感到身體出現從未有過的感覺,我當時笑著對朋友說:「好像快要中風了!」,雖然朋友不以為意,我還是在第二天立刻向醫院申請了自費的全身健康檢查,時間定在29日。
其間我仍像往常一樣的打球、跑步,並不覺得有何異樣,甚至在27日那天我在操場一面跑步還一面打手機給朋友:「嘿!中風要來了!」
朋友則急得告訴我:「別開玩笑了,馬上去醫院!」我說:「已安排好了檢查時間。」
但我心中卻開始忐忑不安,在安排健檢的前一天28日,我還是向醫院先行掛號求診,但門診醫師對我表示:「至少現在還看不出來有中風的徵兆,反正你明天已排了檢查再說。」
我又問他萬一回家有問題怎麼辦?醫師說:「掛急診。」
當天下午兩點多回到家,兒子正在看電視,正巧播出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對預防中風的宣導片,他正不斷強調『中風與高血壓有關』這句話,我一時興起,既然有感中風可能降臨,也不管當時自己血壓多少,便立刻拿了一顆強效的降血壓藥服下,隨後便去午睡,半小時後起床卻發覺右腳有點無力,馬上飛速趕到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也立刻為我做了一些例行檢查,然後請我留置以便後續觀察。
雙腳無力 陷入一輩子無法行走的恐懼
數小時後,我因內急便從病床跳下,但當雙腳落地時,卻發現右腳毫無知覺,右手也一樣,套句俗話,它們突然不見了!
當下的想法其實是一憂一喜,憂的是從此要過艱苦沒人知的中風生活了,喜的是從此也正式踏入了中風的世界,其間所面臨的種種不足為外人道的困難,就可告訴那些識與不識的朋友。
因為曾經中風的人不是已無法用言語表達,就是不願告訴他人,封閉在狹小幽暗的世界裡,對外而言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無法做進一步的連結。
所以健康的人在中風的門外窺探卻有如霧裡看花,不甚明瞭,而身陷在中風門裡的人卻仍是一籌莫展。
勇敢面對中風後 生活不便的各項挑戰
中風對我而言,雖然連帶產生自責、自憐、自卑、無奈又恐懼的心緒,且三不五時常擊倒了自己,但我仍願站出來,將自身如何面對,並時時處在剃刀邊緣險境的親身體驗,提供大家參考,並希望以我為借鑑,若能避免悲劇發生,也是我探險之餘的一大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