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直喘? 容易喘、常感到疲倦...

2022071121:13

1) 喘容易、到常感疲倦,可能是心臟功能出狀況!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還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瓣膜的功能是讓血液朝一定方向推進,倘若瓣膜打不開,或者瓣膜關不攏,皆會影響心臟功能。所謂的心臟肌肉病變,是心肌纖維化導致心臟無力收縮,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變成很大顆、很無力。先天性心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出狀況,全身都受害。

為什麼心臟變大顆卻反而沒有力量呢?黃世忠醫師解釋道,正常時候血液從心臟打出去,然後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之前心臟要先放鬆,放鬆到要收縮前的狀態,叫做舒張末期,心臟內的血液若是100c.c.,用力收縮把血液打出去後可能只剩下30c.c.,也就是一次把70c.c.的血打出去。一般人正常心跳大約每分鐘70跳,每一分鐘的心輸出量就是70 X 70 = 4900c.c.。

當一個人的心臟沒力之後會代償,舒張時有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比如說現在心臟擴大了,可以容納120c.c.血液,每次收縮還是打70c.c.出去,心臟裡留下50c.c.,我們會計算一個心臟功能的指標,叫做「左心室射出分率」,射出分率的意思就是原來100c.c.把血打出去後剩下30c.c.,射出分率就是70/100 = 70%。心臟擴大以後,同樣打出70c.c.,射出分率就變成70/120 = 58%。

雖然心臟變大顆,但是心臟功能卻愈來愈差,射出分率漸漸從70%、60%、50%,變成剩下20%。因為心臟變大顆是把心肌纖維撐開,收縮力道比原來差很多。 

心臟衰竭初期通常有哪些表現?

黃世忠醫師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常見的有幾種,一個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程度不同,初期是休息的時候沒事,但是活動的時候會出現困難。原來爬三層樓不會喘,現在爬三層樓會喘,因為活動的時候身體需要較多血液供應,來不及供應就會喘,活動受限制。

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的時候患者沒辦法躺平,要坐起來比較舒服,叫「端坐呼吸」。有時候是已經睡著了但在半夜喘醒,這叫做「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若肺部積水很嚴重,患者連坐著不動也會喘。肺部積水還可能造成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患者的痰通常比較稀,甚至出現粉紅色帶點血液,跟肺部感染、肺炎、感冒那種濃稠的黃痰不一樣。

心臟衰竭症狀很多樣。

  患者會出現體液滯留,多餘的水分就滯留在體內,最常見的是下肢水腫,壓下去就會凹陷,有時候不只下肢水腫,還會往上腫到大腿、會陰部、腹部。如果水分滯留於腹腔內,可能造成腹水、肚子會脹,腸子也都腫腫脹脹,胃口就不好。當一個人出現水腫,體重會明顯增加,可能超過4-5公斤,就是4000-5000c.c.的水分。我們會請病患每天量體重,如果體重多一公斤,隔一天又多一公斤,通常都是水分滯留,長肉不可能長這麼快。如果已經出現水腫,就表示已有4-5公斤的水在體內。

因為心臟要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心臟衰竭時病患會疲倦無力,很容易累。當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心絞痛,若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還可能神智不清。

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就是心臟衰竭持續惡化,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另一個是心律不整,他可能突然出現心室顫動或是心室頻脈,心臟就停掉,造成猝死。

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

黃世忠醫師提醒道,容易感到疲倦或走路會喘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老了、體力變差,其實我們可以由幾點來區分,第一是呼吸,如果是端坐呼吸、躺下去容易喘、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這些較像心臟衰竭。下肢出現水腫也不是老化的現象。

心臟衰竭患者晚上睡覺會比較頻尿,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白天腎臟製造的尿量比較少,到了晚上平躺睡覺,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就會相對增加。然而夜間頻尿跟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相似,所以要綜合幾個症狀來評估。

心臟衰竭分四級

黃世忠醫師表示,美國紐約心臟學會把心臟衰竭分成四個等級,這是依照身體活動會不會受到限制來分級。

心臟衰竭第一級,身體活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從事日常活動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心臟衰竭第一級幾乎沒有症狀。

心臟衰竭第二級,活動輕微受到限制,從事日常活動大概沒有什麼問題,譬如說爬一、兩層樓梯、掃地、吃飯、洗澡等都沒有問題,但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絞痛等症狀。

心臟衰竭的功能性分級。

心臟衰竭第三級,活動受到限制更嚴重,只要從事日常活動可能都有困難,但是他休息的時候可以緩解,只要不動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患者可能連刷牙、吃飯、洗澡都會有症狀,只能躺著休息。

心臟衰竭第四級,患者連在休息狀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這些症狀,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活動。心臟衰竭第四級的患者通常都會住院,至於第一級的病患常常自己不曉得,因為不太有感覺,而不會就醫

好好治療,心臟功能有機會進步

黃世忠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患者因為喘、腳水腫去就醫,這才發現心臟功能已經很差,射出分率大概只有20%,心臟很大,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然而換心不容易,器官來源非常有限,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機會。

其實,心臟衰竭的治療近年來有長足進展,這位患者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他的心臟射出分率就從20%漸漸增加到30、40、50%,我就告訴他說應該不用換心了,他也可以回到日常活動,從原來心臟衰竭第三期到第四期,回到大概第一期,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

貼心小提醒
黃世忠醫師再次強調,若有躺著會喘、半夜突然喘醒、半夜一直起來尿尿、咳個不停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是心臟衰竭的問題就,務必盡早醫,盡早接受治療。
 

• 心臟內科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1248

2) 為什麼一直喘? 動不動就喘?心肺耐力不足3原因

動不動就喘的原因 就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稍微活動就喘的原因很簡單,即在於身體的心肺耐力不足,也就是身體的呼吸及循環系統將氧氣帶到周邊肌肉的能力下降所導致。 而這樣的能力下降,主要有3個原因: 肺臟及呼吸系統的效率不良,導致外界的氧氣沒法進入體內,原因可能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氣喘、間質性肺病、或其他疾病所導致的肺水腫。

心肺耐力不足  帶氧力下降

就運動生理學來說,稍微活動就喘的原因很簡單,即在身體心肺耐力不足,也就是呼吸及循環系統將氧氣帶到周邊肌肉的能力下降。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肺臟及呼吸系統效率不良,導致氧氣沒法進入體內,原因可能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氣喘、間質性肺病或其他疾病所導致的肺水腫。

第二:心臟收縮幫浦血液的能力不佳,導致氧氣順利進入肺泡循環,但卻沒法輸送到全身細胞:原因可能包括冠狀動脈狹窄、心律不整、甚至心衰竭等。

第三:全身肌肉的有氧代謝能力下降,導致氧氣雖然輸送到全身肌肉,但肌肉卻沒法好好利用這些氧氣,只能夠進行無氧代謝產生乳酸,造成血液酸化,需要過度換氣才能夠代償這些血液中過多的乳酸。

 

睡覺也喘 建議先看心臟科

生活中,如果發現自己稍微一活動,例如爬一層樓梯就異常的喘,又合併胸悶或胸痛,或晚上睡覺躺下來也感覺很喘,必須坐起來才比較不喘,建議先看心臟內科門診,接受心電圖或心臟超音波檢查。

若發現自己異常容易咳嗽,同時合併濃痰或過多呼吸道分泌物,則建議先掛胸腔內科,進行肺功能或X光檢查,確立診斷,以便安排更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肌肉失能、有氧代謝不足

若在心臟內科或胸腔內科都已就診,排除需要立即治療的心肺疾病後,通常容易喘的原因即在於周邊肌肉的失能及有氧代謝能力不足。

解決方式可將運動整合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習慣,運動的選擇以對關節衝擊性較小,使用全身大肌群且持續規律收縮的運動優先,譬如游泳、健身車、划船機等,強度在感覺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可以講話但無法唱歌的程度。

 

每天累積小段時間運動

不可一天打漁,三天曬網,建議每天累積小段的時間運動,每段至少10分鐘,加起來全天超過30分鐘,一周至少5天運動,這樣的運動量對身體健康才足夠。

持續的運動訓練,需要耐力與毅力,但是對於健康的好處絕對是不言可喻的,讓我們開始為自己訂定每天的運動計畫,一同為自己的健康而努力。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561/4583804


3)哪些原因會讓人變喘。

肺炎
肺炎代表肺泡內存有積液,患者呼吸就愈來愈困難,讓人變喘,同時還會發燒、咳嗽時咳出濃痰。不僅是新冠病毒會引發肺炎,還有很多不同的細菌、黴菌、病毒都會導致肺炎,像併發症很多的的「肺炎鏈球菌肺炎」,與症狀相對輕微一些的「黴漿菌肺炎」,都很常見。萬一覺得變喘,又有發燒、咳痰等症狀,務必就醫,找到引發肺炎的致病菌,醫師會利用適當的藥物抵抗細菌、黴菌、或病毒。

 

慢性肺阻塞

慢性肺阻塞並不像肺炎是個急性感染,而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肺阻塞主要包括了「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兩種狀況,兩種情形也常同時存在,都代表呼吸過程的障礙物變多,通路狹窄,導致患者難以順暢呼吸,這常常是長期抽菸後導致的肺部變化,讓人時常咳嗽,覺得卡痰,活動時就覺得喘。 (編輯推薦:肺阻塞四年存活率比癌症低!每天2杯綠茶降8%發病率)
 

心臟衰竭

會喘不一定只是肺部出問題,心臟衰竭也是個常見造成喘的疾病。心臟衰竭就是代表不停跳動的心臟不再像過去那麼強壯,而當心臟無力,水跟血就會積在心臟、肺臟裡面,讓患者變得喘,虛弱無力。在台灣70歲以上的銀髮族群裡,約有10-20%的人有心臟衰竭,比例頗高。萬一平常生活覺得活動力愈來愈受限,最好就診檢查。 (編輯推薦:越睡越累?6個看似無關心臟的症狀,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
 

肺栓塞

肺栓塞代表血液裡形成的血塊,而血塊卡在肺動脈,影響了氣體交換。這些血塊通常是來自腳的大靜脈,像是臥床太久,讓血液靜置時間長,而使腿部形成靜脈栓塞。後來開始活動後血塊流回心臟,再被送到肺動脈。所以請注意,這次不是呼吸道被卡住,而是血管被卡住,代表肺栓塞的患者仍可以吸進空氣,但血液不流動的話肺泡無法進行氣體交換,吸進再多空氣也沒用,氧氣依舊進不來,二氧化碳也出不去,患者會因為缺氧而快速身體機能失衡,大口喘氣之際,氧氣濃度繼續往下掉,心跳加速、血壓下降,會有生命危險。
 

氣胸

氣胸代表肺部破了個洞,空氣便一溜煙地從肺裡頭跑到肺外頭,流出去到胸腔,但不在肺臟裡面,因此跑出肺臟的空氣會反過來壓迫肺臟,讓肺部塌陷,失去功能。於是患者就會變得很喘,這時得趕緊引流出滲漏的空氣,肺部才能再度張開,回到正常功能。萬一沒有及時處理,則會出現張力型氣胸,這可是會致命的呢!
 

貧血
貧血就是紅血球不夠,讓身體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因此貧血的人就會很疲憊、虛弱無力、臉色蒼白,也會變得比較喘。貧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身體失血過多、紅血球生成的太少、或是體內破壞了太多的紅血球,無論如何,都需要就診讓醫師找到貧血的原因並進行治療。 (編輯推薦:貧血元凶!吃飯配這杯…鐵全沒了)

 

氣喘

另外一個大家想到會喘喘的的疾病,就是氣喘。氣喘屬於敏感導致炎化反應,是屬於漸進式的慢性疾病,灰塵、花粉、冷空氣、運動、感冒、壓力都可能誘發氣喘發作,讓人支氣管突然緊縮,變得腫脹,氧氣難以進入、二氧化碳難以排出,患者掙扎地需要氧氣,喘氣時聽到咻咻咻的聲音。台灣約有10%的小朋友患有不同程度的氣喘。 (編輯推薦:又多了減肥的理由!最新研究:脂肪加重肺發炎可能致氣喘)
 

焦慮

你可能也曾經發現,自己害怕、擔憂時也會變得比較喘,太過焦慮或對現狀極度恐懼時,可能會恐慌症發作,這時就不只有情緒焦慮,而是會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生理狀況。萬一本身還有其他肺部疾病,像是慢性肺阻塞,這樣的喘可能會就會造成氧氣濃度下降;抑或突然間面臨類似車禍這樣的巨大壓力,也可能誘發原本的氣喘問題,很難吸入氧氣。即使原本很健康,如果因為焦慮而誘發了嚴重的換氣過度,還是可能因此而暈倒。 (編輯推薦:過度換氣,別再用塑膠袋了!醫師示警:小心反讓患者窒息)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通常是燃燒不完全時產生的,如果是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一氧化碳會在空氣中持續累積,使人吸入太多的一氧化碳。可怕的是,一氧化碳比氧氣更容易與血紅素結合,因此吸進一氧化碳後,血紅素就不帶氧氣,改與一氧化碳在一起手牽手,身體組織因而缺氧。患者會感到暈眩、疲憊、視力模糊,同時也會有喘不過氣的問題,若沒有及時發覺,及時讓空氣流通呼吸到新鮮空氣的話,一氧化碳中毒是會要人性命的。
https://www.edh.tw/article/24228

No commercial value,  For reference only
取自網路, 無商用,僅供參考 若侵權 告之速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