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進哈佛 美華裔少年的成功秘訣

2017102405:46


兩歲開始閱讀,3歲達到6年級閱讀理解標準,之後連續3次跳級,16歲榮獲全美高中生最高榮譽總統學者獎,並以滿分的SAT成績考入哈佛,同時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錄取,攻讀鋼琴表演碩士學位……這就是美國德州華裔少年天才潘暉諾(Patrick Pan)的成功之路。這令人艷羨的背後有什麼秘訣呢?
 

「知識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

近日,潘暉諾及他的媽媽潘若莎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對話科學與藝術」座談會,並接受了大陸媒體採訪,與人們分享了這位天才少年成功的秘訣。
 

潘暉諾兩歲時就能夠閱讀了。媽媽儘可能滿足他的閱讀需求。她說:「每次去圖書館都會借20本書。」
 

一些家長會一直這樣走下去,教孩子認字、背詩……但潘若莎覺得,對於潘暉諾這樣的孩子來說,「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知識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即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以心理學來解釋,這就是在試圖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
 

在媽媽這樣的教導下,潘暉諾成了最愛問問題的學生,總是充滿好奇,不僅要學會老師教授的知識,還要弄清楚這些知識是怎麼來的,以及為什麼會這樣。
 

潘若莎說,正是因為懂得了「知識之間的聯繫」,兒子從小就比別的孩子做的事情多。與其說過人的聰慧使他連跳三級,不如說這種「廣泛聯繫」的思維方式,使他對吸收知識充滿強烈的渴望,成了一大塊快樂的「海綿」。
 

父母要做孩子成長的「土壤和空氣」

潘暉諾的成功,離不開媽媽的良苦用心和悉心教導。
 

潘若莎總是在認真思考,對潘暉諾來說,什麼是更好的教育,並把自己思考的結果付諸實踐。
 

她說,很多家長總抱怨孩子如何不好,其實是自己並沒有真正用心去做。她以鄰居家的孩子為例,說鄰居抱怨自家的孩子不愛讀書。潘若莎試著把鄰居家孩子翻過的一本書仔細看了一遍,並把書上有趣的內容拿出來和孩子一起聊。那個孩子聽了之後感到很新奇,隨後迫不及待地拿起這本書認真看了起來。
 

潘若莎認為,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把他們引到讀書這條路上去。現在的很多父母不停地給孩子買書,恨不得將整個書店搬到家裡。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推卸責任:書都買了,再學不好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因此,潘若莎在教育兒子過程中,經常會問自己:「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她認為,要求和約束自己,比要求和約束孩子似乎更重要。因為父母不可能凡事都做得對,要降低自己的失誤對孩子的影響,就需要在不斷約束自己的過程中,成為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做他們成長的「土壤和空氣」。
 

勤學苦練

潘暉諾在音樂上也很有天賦。他3歲開始學鋼琴,7歲學小提琴,在休士頓青年交響樂團連續5年擔任首席小提琴手。但他最喜歡的還是鋼琴,曾應邀在密蘇里大學等學校表演獨奏,也與眾多交響樂團合奏。
 

「我覺得音樂是有聲音的數學。」潘暉諾學琴不久就對媽媽說出這番話。大概得益於媽媽「知其然且必知其所以然」式的教育,潘暉諾的學琴之路也伴隨著思考。他認為,音樂與數學一樣,是有規律的。正因為有普遍的規律,音樂才能打動那麼多人。在他看來,音樂有兩重美,一是來自規律,一是來自隨性和感性。
 

正是由於這種理性思考基礎上的熱愛,潘暉諾上中學後,仍然沒有放棄音樂。
 

潘若莎說,在美國,九年級之後學習壓力是很大的,學生每天都要保證每次作業、每個項目準時呈交,晚交了電腦就會自動減分。而丟掉一點分數,就會與好學校擦肩而過。即便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潘暉諾依然堅持每天練琴,一直持續到大學。
 

潘暉諾說,他經常凌晨四、五點才睡,早上9點多就起床了,別人在鋼琴房裡看手機、看電腦、看臉書時,「我百分之百投入在鋼琴上」。
 

愛迪生名言:「天才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但對於潘暉諾的例子而言,無疑還應加上媽媽的「理性引導」。

大紀元2016/06/23
無商用, 純参考, 若侵權, 請告之, 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