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請回答1988》情同手足, 人性, 人格感想

2022012006:50


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情同手足的人性, 人格感想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這話雖略有誇張,但卻絕非迷信和兒戲。因為一個人的性格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為人處世的風格、影響著一些至關重要的人生決定,故而也將難免引發其人生軌跡的改變。

韓劇《請回答1988》中,金正煥跟情同手足的發小阿澤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金正煥表面大大咧咧、直率開朗,實則細膩靦腆、踟躕內斂。而阿澤卻是表面木訥柔弱、不善言辭,內心卻十分沉穩老練、大方坦然。巧的是,他們都愛上了女主德善。
 

那麼不同性格的他們在各自的感情中都有什麼樣的表現呢?阿澤是毫不掩飾、主動出擊,金正煥卻是各種瞻前顧後、踟躕猶豫。結果就是,阿澤成功地收穫了愛情,而金正煥卻只能與暗戀多年的女孩失之交臂。

不同的性格,往往使許多事情走向不同的結局。正因為如此,一個人人生的幸福指數才往往與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通常來說,一個人性格中“正向”的元素越多,幸福指數越高;“負向”的元素越多,幸福指數越低。比如具有以下幾種“負向”性格元素的人,就往往很難活得幸福:

1、過度自卑

很多人都曾經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或多或少地自卑過,即使一些傑出的名人也不例外。比如美國總統林肯就曾因為出身貧窮感到自卑、央視名嘴白巖松曾因為來自小鎮而感到自卑,而看上去清冷孤傲的“天后”王菲也會為自己不擅言辭而感到自卑。

自卑是一種常見的、普遍的心理現象。適度的自卑可以是有益的,因為它很可能激發出人們內心潛在的能量。然而過度的自卑,卻難免給一個人的人生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自卑不只是心理上的不自信,更是自我價值的自我否定。由於感受不到足夠的自我價值,人們便往往會被一種消極的意識所主宰,從而變得膽小怯懦、畏首畏尾。這不但影響和弱化著一個人的氣質和形象,更阻礙著一個人的行動能力和自我成長。
 

由於自我否定已然令一個人的內心足夠沮喪和疲憊,所以自卑的人

通常

會特別忌諱從外界再度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否定。

他們對所有人、所有環境都保持著一種警惕和緊張的情緒,很難跟他人親密融洽地相處。他們密切地關注著他人的一舉一動,而由於過度緊張和防備,他們常常會對他人言談舉止進行過度或者錯誤的解讀,繼而因為自覺被羞辱而對他人產生敵意,甚至為此造成肢體傷害。

自卑的人習慣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因為只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才能感受到一種片面的“安全感”——自己一個人“安全”地接受自我的攻擊和傷害。與此同時,卻也將自己牢牢地困在負面情緒的內迴圈之中。

如此“畫地為牢”,自然是有害無益。

2、盲目自大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至深的原則,就是渴求被欣賞······這是人類永恆的煎熬和飢渴。”

誠然。世界上沒有人不渴望被人重視、欣賞和尊重,以及從外界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同。

而為了贏得他人的讚賞和認同,我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或是做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有一些人就為了彰顯自我的“存在感”,就往往會竭力自我表現、自我吹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大”。
 

一個自大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過分推崇和誇大,卻對他人無限漠視甚至貶低。更要命的是,他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

誇大自我,必然會讓人看不清自己的“實力”、缺乏自知之明,從而容易做出冒進、錯誤的決定。貶低他人,不但直接傷害他人感情,更會因此“樹敵”,給自己的人生埋下各種挫折和隱患。

維也納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表示:“不關心別人的人會活得最苦,也最貽害他人,所有的人類失敗都來自這些人。

”這對於“自大”之人來說可謂一針見血。試想,歷史上聲名赫赫的拿破崙、龐涓、關羽等人,哪一個不是因為過於自大而落得一敗塗地呢?

3、自憐自艾

所謂“自憐”,顧名思義,就是自己覺得自己可憐。自憐不是自卑。自卑是自我攻擊,自憐卻是自我憐惜。

自憐的人總是被“苦難”所包圍。對於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困難、挫折、不幸,他們總是會“過度反應”,以為自己遭到了命運的刻意刁難。他們沉浸在一種宿命、悲觀的情緒裡,既無力掙脫、也不想掙脫。
 

一方面,長期的嘆惋難免給他們造成過度消極的心理暗示,讓他們習慣以自憐的方式來替代真實的自救。另一方面,一些人由於習慣了“苦難”,反而會無意識地抗拒幸福的到來。為此,

他們甚至會在潛意識中刻意“製造”苦難,以便讓自己在其中感受到一種由過往慣性體驗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這顯然無異於是飲鴆止渴。

4、敏感多疑

一個不自信的人會“傷”到自己,一個不相信別人的人在“傷”到別人的同時,也會狠狠地“傷”到自己。敏感多疑的人恰恰屬於後者。

所謂信任,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一種聯絡。人們會因為相互信任而親密、融洽、快樂,也會因為相互猜忌而疏遠、敵視和對抗。

一個多疑的人不太可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和美好。他們孤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日夜警惕懸心、時刻準備著防範和回擊別人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傷害”。他們是疲憊的、也是可悲的,然而他們的“防範”非但不一定能保護他們,甚至還可能給他們帶來相應的“反噬”。
 

比如叫囂著“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負我”的一代梟雄曹操,在其一生中就曾因為多疑而誤傷過許多人,譬如曾經救過他的恩人呂伯奢、神醫華佗等等。但到頭來,他卻終究因為殺害華佗而最終自食其果、死於原本可以被華佗治癒的頭疾。

5、偏激善妒

每個人都難免會有嫉妒他人的體驗。因為世界上總有人比我們好、總有人擁有我們渴望但卻不曾得到的事物。

嫉妒與其說是渴望擁有,倒不如說是在意別人的擁有。因為別人的擁有,往往會無意中“冒犯”我們的尊嚴,讓我們質疑自我的價值。

但嫉妒並不是一種健康的情緒,因為它總是帶有敵意。

這與“羨慕”恰恰相反。羨慕是善意的、積極的,是自我渴望和激勵。嫉妒卻是消極的、對抗的,是自我誤導和扭曲。

嫉妒對我們發出的“指令”,不是自我爭取,而是剝奪他人;不是努力去獲得,而是竭力去破壞別人的“所得”。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龍八部》裡的馬伕人康敏,她曾親口告訴大理段王爺段正淳:自己小時候因為看到鄰居姐姐穿上了自己喜歡的花棉襖,而自己卻沒有,於是夜裡便偷偷跑去把鄰居姐姐的花棉襖剪了個稀巴爛。她甚至還直言不諱地表示: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她就是要毀掉。

可見“嫉妒”這種情緒一旦激化,該是多麼可悲和可怕。

有句話叫:但行好事,不渡他人。個人以為這句話其實也可以這樣說:但行好事,不“妒”他人。

嫉妒他人除了讓我們誤入歧途,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收穫。唯有做好自己,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充盈美好。
 

性格不一定能夠決定命運,但卻毋庸置疑地關係著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個人若是性格溫暖明媚,人生自然能夠無懼風雨。

願我們都能擁抱性格中的所有美好。

END

https://uetie.com/emotion/54031.html
For reeference only

無商用 僅供參考 若侵權 告之速删